经过十六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潜江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潜江一举成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一、政策促动,壮大基地规模
潜江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2001年至2004年,科技工作者与我市积玉口农民一道成功探索出了虾稻连作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低湖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种虾,使其自繁自养的一种综合种养方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种一季中稻养一季小龙虾,亩产小龙虾达100kg左右;该模式即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又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好模式,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该模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为了更好地挖掘养虾稻田的潜力,发挥稻田养虾的效益,潜江市委市政府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并成立了潜江龙虾创新团队,从2010年起,历时3年,创新出了“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是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虾稻共作生态种养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全程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农药用量,达到小龙虾、水稻共同生长,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实践证明: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可亩产龙虾200公斤左右,亩平纯收入5000元左右,具有很好的稳粮增收效果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模式被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著名教授王武教授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是一次现代农业的革命。为了大力发展虾稻共作生态种养,2013年,市政府根据全市水稻田的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同时出台支持政策,对新发展“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养殖户按照每亩4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2014年,又对新发展的千亩连片基地每亩给予40元的补贴。2016年,全市龙虾养殖面积35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1.5万亩、池塘养虾面积3.5万亩,产量7.35万吨,养殖产值26.46亿元,苗种供应能力达30亿尾。今年龙虾养殖面积已达50万亩以上,建成9个万亩和5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小龙虾养殖新格局。
二、项目助力,开展苗种繁育攻关
潜江是全国率先开展龙虾苗种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的县市,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龙虾工厂化育苗基地。2005年我市水产部门与湖北省水产科研所合作,成功进行了龙虾的人工繁殖研究与试验,并取得成功。2008年--2012年,湖北莱克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作用,投资近亿元建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龙虾工厂化育苗基地。2013年起,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亿元在莱克公司建立全国最大的龙虾苗种选育和繁育中心,新建小龙虾良种扩繁基地4万亩,达到年选育优质虾苗30亿尾的规模。莱克公司还和中科院合作建立了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整合科技资源,以力争五年内培育出小龙虾优良品系为核心,实现龙虾良种选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的攻关突破。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的龙虾亲本,进行多样性基因鉴定,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核心育种群体,进行良种选育,筛选出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系,用于我省龙虾大面积养殖,以此辐射带动全省龙虾产业发展。
2015年6月29日,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到潜江调研了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项目建设情况,并提出了“要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大力培育‘虾稻’和‘稻虾’两大品牌,争做全国虾王”这一新的更高要求。
三、科技支撑,推进标准化养殖
潜江在龙虾养殖、繁育、加工、餐饮上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获得多项技术成果。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技术、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龙虾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等多项技术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技术获得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潜江主持起草的《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育技术规程》、参与起草的《克氏原螯虾 虾稻轮作养殖技术规程》已成为湖北省地方标准,主持起草的《潜江龙虾 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已由中国渔业协会发布实施。2015年底,《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和《潜江龙虾虾稻共作种植技术规程》通过省地方标准的认证并公布实施。
在技术扶持上,潜江市结合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标准,制订和完善了《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实施方案》,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入户工作,并建立了水产养殖登记制度、处方制度、用药记录制度、休药期制度、渔药准入制度等5项制度。目前,潜江龙虾养殖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均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是全国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华山、莱克公司生产出口的龙虾产品,在欧美多次“苛刻”的检测中,无一例超标。为严把潜江龙虾质量安全关,全市还建立健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现已建成了7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基地,1个市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中心控制平台。
2016年6月,省科技厅批复成立了由桂建芳院士牵头的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组建挂牌。通过开展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研究龙虾甲壳素和衍生物的精深加工和龙虾产品保鲜技术,龙虾综合养殖模式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渠道,增强龙虾产业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
四、精深加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全市现已形成了熊口镇华山、园林办事处莱克、杨市办事处多优多、后湖管理区宝龙、龙湾镇昌贵等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可生产虾仁、整肢虾、虾尾、薰鱼、鱼片、鱼糜、田螺、藕带、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共有加工企业13家,固定资产12.6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华山、莱克、宝龙等3家企业获得对美、欧、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产品通过了HACCP国际质量监控体系认证和美国FDA、欧盟EEC卫生注册。“华山、莱克”两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全球ERC认证,产品可直接进入欧美超市。莱克公司还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位列全国水产品加工出口25强第13位,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2015年全市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连续11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
潜江是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已引起国际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华山公司与武汉大学联手,于2007年成立了甲克素工程技术中心,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了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2009年,又投资4.15亿元上马了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盐和虾鱼加工资源利用项目;华山公司成功拿到了“健”字号批文,第六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期间,投资1.2亿元的甲壳素保健品车间正式竣工投产,2016产值达20亿元。龙虾高附加值加工项目的投产和启动大大提高龙虾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潜江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出口创汇和抗击金融危机风险的能力。
五、餐饮增色,三产业效益显著
“油焖大虾”是潜江的招牌名菜,在2011年被中烹协授予“中国名菜”称号。近年来又创新推出了“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菜品,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名菜”。我市积极支持龙虾餐饮品牌做大做强,分别在中国生态龙虾城和128奥特莱斯生态城规划建设了油焖大虾美食街,并将油焖大虾以连锁餐饮方式向外推广。我市组建了龙虾餐饮协会,加强龙虾餐饮行业监管,规范行业标准,开展技能培训,引导龙虾餐饮企业有序竞争。开展了“潜江旅游一卡通”、“虾路相逢”等系列龙虾美食宣传推介活动,“坐高铁、吃龙虾、游潜江”成为新亮点。潜江现有龙虾餐饮店大小2000余家,其中“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小二上虾”等餐饮企业是典型代表。2016年“五一”小长假3天,就有十万游客从外地赴潜江品虾,吃虾场面非常火爆,包括本地的消费,3天全市近2000家餐饮店共出售龙虾过100万斤,餐饮酒店业综合营业额过亿元。
全市大力推进“互联网+小龙虾”行动计划,构建区域一体化、内外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龙虾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了全国首个龙虾鲜活产品电商平台--中国虾谷网。中国虾谷网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鲜活虾、苗种虾、熟食虾、加工虾;餐饮预订、技术服务;交易信息、产品研发等8大类。去年我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专业市场,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会建立销售配送办事处,确保了鲜活龙虾二十四小时之内从田间到餐桌。
全市龙虾加工企业、餐饮名店也抢抓发展机遇,推出了油焖大虾、清蒸虾、茴香整肢虾、麻辣虾球、泡椒小龙虾等上百个线上小龙虾品种,在淘宝、微信、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涌现出了“霸气龙虾”、“虾小弟”、“虾尊”、“虾滋味”、“虾皇”等线上名牌,特别是“虾尊”通过网上营销仅用三天突破1.5万单,销售额超过120万元,荣获淘宝国际龙虾节全网单个企业第一名。
创建了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专门从事龙虾产业的职业技术学院--潜江龙虾职业学院。学院以“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品牌战略中心+加盟中心+创客中心”的模式,探索以潜江龙虾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新途径。培养具有潜江特色品牌的龙虾餐饮烹饪师、龙虾养殖技师等系列高级技能人才,力促在“十三五”期间龙虾产业“万师千店”计划的落实。
六、品牌驱动,提升产品内涵
全市牢固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的理念,加强了“潜江龙虾”产地品牌、“潜江稻虾”“潜江虾稻”生态品牌、“良仁”“楚玉”等小龙虾加工品牌、“虾皇”“小李子”等餐饮品牌、“中国虾谷”“潜网电商”等冷链物流品牌、“霸气龙虾”“虾小弟”“虾滋味”龙虾等电商品牌、“水乡虾稻”“虾乡稻”等优质大米品牌的培育、认定、宣传、保护和推广,不断打造虾稻共作生态种养产品品牌的内涵和美誉度,培育了一批国内外市场叫得响、过得硬、占有率高的精品名牌,靠品牌闯市场,向品牌要效益。
潜江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潜江龙虾”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潜江因此被列为全国六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示范县”之一。湖北潜网龙虾贸易有限公司“虾谷360”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水产业最佳服务平台“鲲鹏奖”;“良仁”、“楚江红”牌龙虾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楚玉”牌冻煮龙虾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楚江红”龙虾荣获“湖北省旅游特产精品”、“湖北省市场畅销品牌”、“第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金奖”、“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章华台”潜江龙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虾乡稻”牌生态香米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称号等。“中国潜江龙虾节”被授予“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荣誉称号,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节庆品牌示范基地”、“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七、中介服务,组织配套齐全
按照“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市场运作”的方式,潜江现已成立了龙虾养殖协会、水产品产销协会、楚江红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等83家水产品中介服务组织,覆盖全市各镇处,有会员12000余人。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企业和农户建立了纽带,形成了新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密切了龙头企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带动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方面对小龙虾养殖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建设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探索适合多种环境条件的龙虾养殖技术,开展多元化、多样性和多层次的龙虾养殖模式,推动了龙虾养殖发展。同时,在企业、市场和农户间搭建价格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养殖基地与农户、与加工企业、与冷链物流平台的利益联结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的种养积极性。
潜江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龙虾交易中心(虾谷360垂直电商平台),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龙虾专业交易市场。该中心占地2万平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设有交易市场、产品检测中心、恒温分拣中心、冷链物流配送、龙虾电商交易中心、客户办公大厅、展示厅等,采取“互联网+小龙虾+物流”的线上、线下双轨流通模式。2016年5月份开业以来,交易中心交易总额达3.13亿元,日均交易量300吨以上,高峰交易量达500吨左右,日均交易额900多万元。每日物流件数3000-3500件。物流开通直达专线30多个城市,航空专线10条。为潜江及周边养殖的龙虾产品插上了电商的翅膀,销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七、以节会友,唱响城市名片
潜江龙虾产业的发展为潜江经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潜江龙虾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80亿元以上,在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方面连续多年均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潜江龙虾成为潜江市“四大名片”之一。2016年10月,全市召开了龙虾产业升级发展推进会议,成立了以市长黄剑雄同志为组长的龙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潜江龙虾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龙虾产业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市将把龙虾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做大做强做远,为潜江“打造升级版、建设先行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9--2016年,潜江分别成功举办了七届 “中国潜江龙虾节”,将龙虾节打造成富民强市的“驱动器”,成为富民、惠民、乐民的节庆盛会,成为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在发挥粮食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了生态修复、绿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把潜江市知名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